《对话品牌》——创新驱动发展 书写“镁”丽新篇
本期节目《对话品牌》栏目组邀请到了鞍山新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洋先生参加栏目录制,分享其企业故事,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节目嘉宾:于德洋
节目主持人:陈宏达
节目播出平台:中央新影发现之旅频道
2014年8月开播的《对话品牌》栏目,节目以演播室访谈结合外景 VCR宣传片的方式呈现,以独特的视角和人物品牌对话交流,聆听品牌腾飞梦想,见证品牌成长传奇。借助平台强大的影响力来提升品牌和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更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感受品牌的力量,分享品牌的光芒,为中国品牌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为我国菱镁矿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辽宁省海城市素有“世界镁都”之称,发展菱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我们演播室邀请到的这位嘉宾,他深耕菱镁产业多年,以创新为驱动,持续在延长产业链条、布局高端赛道上精准发力。通过技术攻关,他带领团队在菱镁矿煅烧工艺和设备升级换代领域取得突破,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助力地方经济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双赢。让我们一起欢迎鞍山新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洋先生来到演播室做客,共同聆听他的创业故事。
【精彩内容】
主持人:您当年是基于什么样的机会进入到菱镁产业当中的呢?
于德洋:2000年左右的时候自主创业,首先进入菱镁行业,就是污染比较大,环保问题亟待解决,装备也比较落后,进入这个行业就开始研发出新设备。辽宁的菱镁资源占世界储量的30%,享有镁都之称,全国的储量80%,在国内的镁制耐火材料和国际上都具备有话语权。那么它环保问题比较严重,当时我们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就给它研发了一种高效的静电除尘器,也获得了辽宁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产品奖。随着进入这个行业就逐渐地发现,他们装备和工艺都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其中的轻烧反射窑是七十年代从德国引进的,就是因为它有竖式结构,天生带来的就是煅烧不均匀。另外一个,煅烧的物料粒度比较大,一般是在120毫米左右的菱镁矿。菱镁矿资源开采以后破碎到120毫米,碎矿小于30毫米的就被遗弃了,就是能耗也比较高。
主持人:回顾这么多年企业经营的过程,您觉得有哪样或者哪几样产品是您比较骄傲的?
于德洋:其中是轻烧反射窑,淘汰的轻烧反射窑,我们给研发了一个,用小于5毫米的颗粒,采用悬浮预热分解回转窑这项技术,其中最值得骄傲的就是用5毫米颗粒,再使用悬浮液去进行预热分解,那么这也是个国内的首创。
主持人:这是一项比较专业的技术,您能不能跟我们讲一讲,这项技术是改变了菱镁矿生产的哪个环节?然后有什么样的提高呢?
于德洋:原来菱镁矿煅烧的时候轻烧反射窑是间歇式煅烧,加料都是敞开式的,出料也是敞开式的,污染比较大,能耗又比较高,不能连续地生产。由于不连续,那么工艺参数变化就非常大,这样的话就给那个环保带来了压力。因为工艺参数不稳定,温度时高时低,环保的压力也非常大。我们研发就从根本上去解决,首先是要解决菱镁矿的资源利用问题,原来是80到120的菱镁矿才能进行煅烧,我们给它破碎到小于5毫米,这样的话资源利用率就提高了100%。
主持人:您刚才多次提到“环保”这个词语,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保事业是重中之重,那么能不能结合您企业的名字跟我们谈一谈,环保在您的企业当中它是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
于德洋:把环保首先立在头一条,我们无论从研发的角度和设备制造的角度,都要从环保的理念出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也本着这个原则,无论在产品研发的每个环节都注重环保。
主持人:刚才您提出了一项特别让您骄傲的技术,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这项技术的研发历时多久,然后经历过哪些研发阶段?
于德洋:历时很长时间,从2017年开始进入研发,首先是跟院校合作从基础理论数据开始做起,基础理论数据通过了以后就开始小试、中试,一直到跟企业联合把它产业化,整个过程。
主持人:那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当时我们遇到的难题呢?
于德洋:最主要的难题是小试和中试的时候,这个难度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从理论的话一直到,从理论上指导,但是实践上能不能应用成功?那么就要进行小试,经过不断的小试,其中也重复了N多次。
主持人:所以说平衡产品价格与质量的利器,还是要说回到技术的研发与科技的革新。能不能结合这一点给我们谈一谈您的企业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校企合作的?
于德洋:企业要想研发,跟校企合作是离不开的,那么辽宁科技大学又座落在鞍山市,也是本土的一个大学,它的资源也非常丰厚,各个专业的人员也比较齐全,企业跟它进行联合创办这种研发中心,给我们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提供更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数据。
主持人:有了更多的人才跟科研实力之后,站在双碳背景的支持之下,未来您和您的企业有什么样前瞻性的规划呢?
于德洋:下一步是进一步的研发,因为现在菱镁行业这只是解决了轻烧反射窑的问题,那么重烧窑,中档竖窑还亟待解决。那么通过菱镁矿,5毫米的菱镁矿,用一步法来煅烧成成重烧镁和中档氧化镁。
主持人:所以说在未来还是要保持对于推动行业进步的初心,吸引年轻人才继续不断地去研发新技术、新装备,如果说给未来三个词语,您觉得对于您和您的企业来讲可能是哪三个词语呢?
于德洋:创新、环保、引领。
因“世界镁都”而闻名的辽宁海城,历经粗放发展的阵痛,如今正以一场绿色革命重塑产业格局,推动着菱镁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多年来,于德洋先生带领团队持续专注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成功实现了菱镁矿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其创新成果不仅大幅降低了能耗和排放,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中,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